李庄村整天在黄土地里刨食的李小二要当作家了,这事很快被疯传到三村五落了。
“哼,他能当作家,他家祖坟里冒过青烟吗,你看他家,掰着手指往上数三代,哪一个不是修理地球的”,隔壁的老王头嘴里咬着一根旱烟管,多年过去了,老王头依然抽不惯那纸烟,还奚落这年轻人不了解烟草。“这咱家地里的烟叶子成色好,吃起过瘾,哪里都比得上那公家卖的纸烟”,
老王头心里想:“哼,这年头,人人都往钱眼里钻,大家都忙着致富奔小康,他一个才上过几年学的愣头小伙子,偏要搞文学。文学家全是那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嘁!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太好,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是哪门子的货色。”后来,这响毒的奚落便也慢慢在村野里传遍开去,村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瞅着这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年轻后生,仿佛他真是一只外来鸟人。
李小二大名李成名,在家排行老二,他又身单力薄,故被人称“李小二”,虽然有古代伙计店小二之嫌疑,但他也不计较。他大(父亲)小时就特别爱读书,什么《水浒》里的武二郎斗杀西门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曹孟德煮酒论英雄等,他都知一二,但是在那个年代,穷人家能吃个饱饭就算烧高香了,哪里有钱念书,上了一两年学,愣是让他爷给拽回来了。但是成名他大能识字,就爱看些白话小说之类,肚子有点墨水。因此成名小时候,那是八零年代,电视刚在农村出现时,他们村生产队人穷地少,别村都有电视了,而他们村却依然没有,于是孩子们在炎热炙烤的夏日的傍晚,伴随着习习凉风,孩子们便围坐在成名他大周围,缠着他大讲故事。
他家虽几代贫农,但他大还是希望后辈里能出一个读书人来光祖耀宗。他哥李耕耘,父亲希望他能在田地间辛苦耕耘,不再受饿受穷,等到成名出生,家境已稍有改观,所以他大忽然想起了有这样一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于是便给老二起了这名字,希望他能让祖坟里冒出一点青烟。
这成名八零年代开始上小学,他语文学得好,什么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呀,念两遍就能背诵,可是这数学,咋就榆木疙瘩老不开窍,到高中一直是理科差劲文科强。原来考大学预考,成名一下子就被挡在高考的大门外,如此两年都如此,家里再也无力负担他再补习的费用了,因此便回来吆了牛后半截,步了他大他哥后尘了。回家务农之后,年龄也混大了,又没学到谋生的手艺,再本身个书生模样,下苦力总是没量力,因此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大龄的男子回家了对象也难找,他父亲托了好友亲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他找了媳妇,早年求学失败的打击,造成了他的自卑心理,因此在学校跟女同学说话,也细声细气,自然也没有青睐心仪的女孩,能找到媳妇已经是很不错了,还弹嫌什么呢?
婚后的李成名,日子过得不好不坏,但是最近多年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许多人包工程,搞承包,许多人出外打工挣外快。只有他依然在家里种几亩薄地,日子真不好过。他一个高中毕生,脑子里一根筋,喜欢文学类的书籍,农忙闲暇时便翻来读。妻子恨铁不成钢,大骂他读书顶了个屁用,他也不据理力争,依旧劳作之余看看闲书,妻也拿他没办法。
后来农家书屋在各个村中普遍开设,鉴于他爱看书,村长便让他接手农家书屋书籍的管理,他也乐得这个差事。
新世纪后网络方兴未艾,写作的门槛降低,他可以在网络文学上发表自己的一点点豆腐块文章,他逐渐拥有了一些文学上志同道合的文友了。虽然自己文学天赋并不天庭饱满,但是后天的经历和读书感怀,还是让他能够获得行同行点赞。虽然这一行当获利微薄,或者根本不获分利,但是他依然乐观豁然,不管别人如何冷嘲热讽,他只保持自我心灵的宁静。虽然陶渊明有一才华,但他甘愿守拙归园田,虽然当今许多人奚落陶渊明是傻子、疯子,有高官他不做,真是“傻子”一枚,但他觉得保持读书人心灵的宁静,不谄媚于权势恰是陶渊明最伟大的灵魂所在。
在日益功利化的社会中,自己虽然不能为大作家,但是把自己的思想融注在文字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虽然别人奚落他这样一个未流,甚至不入流的以文字为乐的人,但他依然幸福。
“虽然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但是想成为一个作家是我的终生的梦想”,他这样想着,别人对他的嘲笑,他也就不知不觉释然了。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不也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