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同学或朋友聊天,除了孩子们的学业、择业之外,聊的最多就是他们目前即将面临的择偶问题,可谓是一岁年龄一岁心,我同龄的朋友都陆陆续续正在或期待走向准岳母准婆婆的路上了。
昨日,和朋友深度探讨,朋友感慨,现在孩子们找对象比我们那会儿真是难多了。我说,是啊,我们那个时代,主要看重对方的人品,其他物质条件考虑的很少,甚至还单纯到只要相中这个人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为爱情可以奋不顾身的地步。现在的时代,恋爱的男女双方权衡斟酌的条条框框实在是比我们那会儿多太多了。家境、学历、工作、收入、房车、双方父母有无养老和医保,姊妹几个等等(有的男孩坚决不找家里有弟弟的女孩)……都作为硬指标综合纳入全盘考虑,你要说,现在的孩子们忒现实了,只想索取和享乐不想奋斗……如果完全把这个大帽子扣在他们头上,说实话也着实有点冤枉他们。君不见,动辄一套十八线小城的房子就要过百万(暂且不说一二线城市的天价房子),两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适龄男女能有多少积蓄去付这个首付?如果租房,试想同样是每月支出这么多银子,又何必要扔给房东不把它当自己房子的月供?而且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像没有家一样,永远飘着。
房子,剥夺了大多数工薪阶层家庭的快乐(毕竟土豪还是少数),有时要掏空几代人的钱包甚至还不够,节衣缩食供房供车,大家庭的生活质量俨然要下降太多,如果再添娃,开支那更不是一般的大,亏了谁不能亏了孩子不是?他们想想就头大啊,这种情况下,婚敢结么?孩子敢生么?患了大病怎么办?工作敢任性么?………想到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多少适龄青年在婚姻的城堡前望而却步,冷眼旁观?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选择躺平。我想这也是现在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的心境吧?
第二类,是各方面条件不错的男女。无论是学历工作收入家庭背景,都能拿的出手,女孩子家里也都备好了房车,但是,往往越是这样的,越是剩下。我身边就有很多上至八五年下至九二年的未婚女孩,这几位都是我同事的女儿,读完大学留在二线城市,房车俱全,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没遇到合适的人?后来和她们聊天悟出缘由,她们都有一种很严重的不能吃亏的心理共性,就是说对方的各方面条件一定不能低于自己的女儿,其中一个女同事表达的最为直接,说我闺女凭什么挣钱给他花?言外之意,就是绝不能找收入比我女儿低的。我是不太认同她的观点。同是女孩家长,我认为当下女孩子的收入高于男方,大概率事件是暂时的,或者只是阶段性的,男孩的职场黄金期很长,可以说女孩不能与其同日而语,女孩婚后要面临生育的问题,上升期也许就止步于此,你敢说你的薪资再往后的几十年会永远高于男方吗?所以,不要在找对象之初,就任性刷掉收入比自己低的男孩,这样你只会缩小自己的择偶面,会更难遇到合适的适龄青年。要把目光放长远,看对方的潜力,不要只看当时。奥巴马追求米歇尔时,他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实习生,米歇尔还是他的顶头上司呢,最后,奥巴马不也让米歇尔成为了美丽国的第一夫人?
(未完待续)
版权作品,未经《短文学》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